中文
預約導覽
news最新消息

【藝術家訪談系列】漫遊土地的本源流動——能源誌:吳燦政《電聲》

文章類型概念實踐
發佈時間2020.03.14

藝術家訪談(攝影/潘牙)

藝術家吳燦政,出生於雲林,早年以平面繪畫與視覺影像創作為主,自2006年起,投入創作聲音裝置藝術作品,善於透過捕捉游離在生活中的聲音,轉化為聲音和環境交融的獨特音場狀態作品。2011年開始《台灣聲音地圖計劃》,紀錄台灣這片土地的習以為常的聲音,預計於明年月底結束。作品多觀察生活周遭,並進行實地採集紀錄,進行編輯調整來展現希望表達的意涵,曾在東京、紐約、慕尼黑、莫斯科、馬德里、首爾、上海、及台灣等地以個展和聯展的形式發表展出。

吳燦政個人網站:https://wutsancheng.blogspot.com,彙整了歷年發表的藝術作品,未來將繼續創作及進行多種嘗試和實驗。

 

Q1:《電聲》當初構思和規劃的概念或想法是什麼?

  當時策展單位找上我,是因為我在做很多環境紀錄的聲音,希望透過這些聲音去轉換成作品。這樣聲音的處理手法其實在台灣並不是很多,利用環境聲音轉換成聲音作品有很多種方法跟方向,所以還有很多創作的可能性。一開始接到策展團隊邀請的時候,我知道台電的主題一定是跟電力和能源有關,雖然平時會到處去錄音,但是有些地方是必須要有一些機會才能去,所以剛好有這樣的機會就希望可以真正進入發電廠去瞭解、認識和記錄屬於電廠的特殊的空間場域聲音的結構,然後再透過紀錄的聲音轉換成適合在電幻1號所、適合這個策展計劃的聲音作品。

 

Q2:《電聲》是由於配合展館主題和在電廠錄製而命名嗎?

  對,這是一個比較快速的去轉換的印象,因為公共藝術作品的結構其實會牽扯到民眾,所以你的作品可能沒辦法去處理太複雜、太隱誨的意象,讓民眾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而且作品名稱是一般民眾會去接觸作品的時候的第一個訊息,所以很簡單:電,的聲音──電聲。

  那「電聲」這個詞在當代藝術裡面是「聲音藝術」或「聲音創作」的其中一類,而在當代音樂的「電聲」,指的是「電腦音樂」。

 

Q3:《電聲》想要傳達什麼理念或是希望民眾能聽見什麼?

  這樣的聲音作品放在通道,其實會碰到很多難題,因為它涉及到整個展館規劃的作品狀態,再來就是我們有沒有機會讓人願意在經過通道時留下來聆聽,這是一個難題。再來就是挑選聲音,因為純粹這些電廠記錄下來的聲音素材,很容易會跟周圍環境和交通噪音混合在一起,所以挑選編輯的時候可能會試著去找頻率比較高的,來壓過去周遭的噪音;第二個部分是如何把這些聲音轉換成聲響音樂氛圍,現場聽到的比較屬於樂音的聲音,都是從電廠環境裡的聲音素材,透過電腦軟體的合成器調變而成的。

  我試著將我們可能熟悉的或是可想像的聲音素材,在每一個編輯段落起始,譬如水力發電,就是把水滴聲 ,水流聲再到高低落差的水瀑布,混接到電子頻率的白噪音,透過這種編輯轉變成某些節奏或音域的變化,讓你意識到這是關於電的聲響與音樂轉換的過程想像,你可能正在穿越和走向某一個特殊的時空隧道,那這是一個短暫的、現實的、未明又未知的通道。當然可能這樣的聲音作品一般人會不大習慣,所以我是盡可能不處理成太嚴肅劇烈的樂音,讓作品稍微活潑一點點。

  在處理聲音作品時,我會依據所在的場景與場域而適度的調整,再與策展團隊討論,判斷怎樣的聲音結構與氛圍適合在那個通道,我們要考慮到開關門或行走穿越在不同的空間屬性與意象轉換、周遭環境的聲響會不會互相干擾或能起到一種指引作用,這是處理這件作品時的概念技術方向。

  另外聲音藝術作品還有個麻煩點──所有室內的作品大部分,都還是有結合視覺物件存在,你的體驗過程,默許了喜歡的跟不喜歡的聲音環繞,因為你被視覺所吸引,而忽略掉你所不熟悉的或吵雜的聲響,如果是純粹聲音的作品,相對展示時的難度就變大。

 

Q4:所以《電聲》是一件是比較順其自然,民眾經過或好奇駐足聆聽就能聽見某些部分的作品?

  對,這件作品不是長期、永久性,所以考慮到通道的屬性與意象的轉換特性,有一種隨機偶遇的狀態,所以在聲音編輯處理過程,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實驗自由與挑戰大家的時間感及聆聽經驗。

 

Q5:《電聲》民眾最容易被聽見、最大的聲音是發電機的機器運作聲音嗎?

  這件作品並沒有完全直接去呈現電廠的聲音,因為去了這幾個電廠之後,發現整個電廠最壯觀的大概就是後端發電機組機轟轟轟很大聲量的聲音,當然其實還有一些別的聲音存在,譬如面向發電機不同的位置、距離和角度與整個電廠空間尺度,其實會有很多不一樣的特殊細節可以聽見,這有時候是要碰運氣,看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待。

  去到電廠的時候,工作人員首先會向我介紹整個發電流程以及會牽扯到哪些特殊過程,譬如說地熱發電,最後端的發電機是一個很尖銳的嗡嗡聲,很吵很刺耳,但它的前端是一池滾燙的溫泉地熱水槽,是有嗶嗶剝剝的聲音,那其實是很有趣的聲音。所以我會依據不同的電廠,盡可能去找出大家可能覺得應該是發電機的聲音;另外是記錄聲音所處的環境區域,譬如像風力發電旋轉葉扇的聲音,不同旋轉速度的葉扇,與當下的強勁風勢連帶影響周邊環境,牽引混合樹林與風與葉扇帶起的氣流的聲音,所以發電設施所處的環境空間聲音,也會是聲音紀錄的重點。

 

Q6:D/S ONE的空橋走廊上有著應該是配合聲音藝術作品的一個類似聲波的圓形視覺造型,請問是由策展團隊提出或是老師這邊提出構想?

  那個部分是由策展單位設計規劃。策展人的想法是希望我自己製作喇叭與視覺造型結合,但我認為不適合在一個那麼吵的地方,再使用一種特殊的發聲喇叭構件,播放不熟悉的聲響,也牽涉未來該區域可能有其他展示作品計畫,這次先以聲音聆聽的質地的狀態。

 

Q7:《電聲》展示的方式也是由策展團隊做整體規劃嗎?

  對,主要是策展團隊中的林仁達先生協助與設定我在作品處理上的結合。如果單純只是一個短暫的通道,以現下存在的環境的噪音可能會互相干擾。多一個視覺的元素,能讓人多意識到,這裡是一個藝術作品的區域範圍,透過這種方式,有機會讓大家可能願意多停留一些時間,而意識到這件聲音作品。

 

Q8:關於《電聲》與聽眾互動和聽眾參與的部分,就像老師前面提到是讓民眾順其自然經過或駐足聆聽,老師有規劃作品的時長或是聽眾需要多久聽完的一個循環嗎?

  一般來講大家所謂的互動式必須要有觸碰機制或是感應機制,而這件作品的編輯概念策略,大概是以三十秒到一分鐘這樣的循環去設計,以每30秒、一分鐘,這樣的時間區段,做某些動態變化的差異去配置。整個聲音素材編輯依序從地底下的地熱,到水力,然後火力,最後是風力發電,將四個電廠聲音串接,總時長是8分30秒。

 

Q9:在採集聲音、與後續進行編輯時會特別考慮什麼因素?

  進去不同的發電廠,我都會先了解整個發電的流程,我就會盡可能把發電流程的每一個段落的聲音都記錄下來。當然我的紀錄手法不純粹是為了大家以為的記錄「真實的聲音」,有部分是去找出「特殊的聲音」──意思是說同樣一部發電機,在與收音設備的距離遠近或偏移某個角度的時候,可能會記錄到的不一樣的聲音,這個不一樣的聲音通常蠻細微的,但差異性也很不一樣。

  整理聲音資料的時候,我會透過這些細微的不同細節,判斷選擇哪一個聲音是比較有情緒的、哪一個聲音是比較有趣的、哪一個聲音的頻率也許轉換合成調變成樂音的時候,也許可以做某些段落的混音或節奏,嘗試讓大家意識到這些電能從地底到高空所有的變化過程。

 

Q10:在創作的過程是否有趣事或是比較印象深刻的事?

  應該是在林口火力發電場,當時工作人員有帶到我到最頂樓,有一個所有的火力燃燒過程產生的蒸氣,每隔一段時間會噴出很燙的白色煙霧,收音的時候其實有點危險,整個霧濛濛看不到任何東西,夾雜著高溫水蒸氣揮發消散過程的細微聲音。

 

Q11:展館的五大再生能源展區是介紹水力、風力、太陽能、波浪能,當初為什麼會選擇採集地熱、水力、火力、風力這四種能源的聲音呢?

  這是由策展團隊協助連絡,安排規劃可以去記錄的電廠,也考慮到我自己的創作時程後所決定的,當然有機會的話,會想更完整地把所有的發電電力設施,全部記錄下來。

 

Q12:現行投入使用的發電廠有許多,其中也不乏特色發電廠,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到宜蘭的清水地熱電廠、烏來的桂山水力電廠、林口的火力電廠、桃園大潭的風力電廠採集聲音呢?

  我覺得比較有特色的電廠其實是地熱發電廠,地熱是我比較從來沒機會接觸;水力的話其實往烏來山區翡翠水庫走都有機會經過,而桂山是一個比較老的電廠,具有歷史意義,進入整個建築物中,聲音音場很不一樣;風力發電廠大多是在海邊或是海岸線等比較空曠的地方,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會影響我們聽到不一樣的聲音結構。

  以純粹做記錄聲音而言,如果是《電聲》這個作品其實會有難度,因為有些聲音頻率其實是會被這些環境聲音所抵銷掉,而這些聲音的紀錄原始資料,有部分是放在我的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網站如果有興趣可以去點選這幾個電廠的位置,可以聽到沒有被修改過的聲音。

 

採集側拍

(地熱發電廠採集聲音/策展團隊提供)

 

 

Q13:前面有提到在當代音樂的電聲指的是電腦音樂,認為紀錄性的聲音和非紀錄性的電子聲音有何不同?

  我自己一直在做的台灣聲音地圖計劃預計10年,明年2021的12月底會結束,一個重要關鍵是──我們以為的環境的紀錄聲音,追求的是客觀的、真實的,對我來講不可能。譬如說我現在在外面的街道,我面向街道跟背向街道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觀點,我面向它的時候,我的耳朵聽到的所有環境聲音是衝到你面前的,你會覺得很吵;當我背向它的時候,那個聲音是一個背景,它並沒有像我面對它的時候那麼吵,所以我面對它的時候,代表所有聲音是很明確地被視覺所混進去的感受,跟背向它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觀點。第二個就是像剛才講的,所有這些聲音的紀錄你以為找到的是一個很客觀很真實的,但就像人跟人一樣,譬如說你今天碰到我,我說你是一個什麼樣個性的人,這只是透過很簡單的觀察到其中一個面向的你,原因是在這個場合,所以你必須呈現出屬於你該有的工作身分跟角色,這是我看到的這個時候的你,也許跟你的同事、私下的朋友,他們會看到不一樣的你。所以我們沒辦法用一個聲音去代表一個東西,這是我紀錄聲音時的幾個比較重要的觀點。

  現在所有記錄的聲音,通常最後還是會進入電腦,而且因為記錄聲音所使用的工具特質、功能和取向不一樣,所以會影響你記錄下來聲音的質地與差異,同一個聲音用不一樣的工具錄下來就是不一樣。以紀錄性來講,通常我的方式是其中一組聲音就算進入電腦,也不會做任何修改任何頻率;另外一種工具,我記錄下來後會因應我想要凸顯什麼聲音,或因為那個聲音質地特殊必須加強它,或是這個聲音是未來我要處理成別的作品使用,可能會進行調校、調整它的頻率,但一樣會上傳到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網站。所以我個人認為,我們以為的非自然與自然的紀錄性聲音,在現下是混雜與多樣的意義存在狀態。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網站裡的聲音也並非全然是大家以為的紀錄性聲音,因為當這些聲音資料素材,轉換成給音樂和不同領域的作品運用,這些環境聲音的意義與特質,就會改變成另一面貌出現,產生不一樣的聆聽經驗與意義,甚至連結出不一樣的聽覺記憶經驗,像我們現在聽到VR六軸手臂機器人運作的這個聲音一樣,它有一個高低起伏,我覺得這個聲音是有趣的,它有頻率有分部跟節奏,以DJ或玩電子音樂的人來講,他把這個環境的特定聲音,當成是某種音色的概念下去編輯,所以他可能會對這個聲音去做循環、去抓住設計他想要的節拍。所以最終無論是紀錄性聲音還是非記錄性的電子聲音,最主要的課題是:「你想透過聲音說什麼?你想透過聲音表達什麼?」

 

Q14:如何開始以紀錄性的聲音來創作的?

  應該是2006年的時候,雖然我一直有在關注這塊領域,也因為當時本來要做比較偏音樂的創作,所以一開始其實自己是還蠻意外的。

  那時候我跟朋友在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展,那個展覽其實在找了許多聲音創作的藝術家,我負責整個策展的作品空間配置,後來配置完發現多了一個空間,策展人就問我要不要直接做,我說好吧,然後就自己下去把它填滿。

  當時的這個作品叫《夜鶯》,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作品,因為展覽剛好也希望跟台中在地有一個連結,所以就記錄了台中的柳川附近的聲音,創作手法也很簡單,就是記錄了鳥的叫聲,透過小耳機把它擴大出來。一般耳機你要塞在耳朵才聽得到,拿下來是很小聲甚至聽不到,我的方法是把它用最笨、最原始的方法用擴大機把耳機音量擴增到很大聲,這樣遠遠就能聽到,因為整個展覽空間都很大,我就把所有耳機分佈到整個空間高低位置。回到我前面提過的,一個喇叭放在空間最底部和放在這裡聽,同一個聲音聽起來不一樣,所以其實就是運用這個方法,讓大家在空間裡聽到好多種鳥叫聲,但其實只有一種聲音,也因為大家覺得這個手法很有趣,所以後來就一直處理關於聲音的創作,也因此試著開展聲音的可能性與不同領域之間的連結,聲音如果是一種文化形式或型態,那就去尋找不一樣的聲音的面向與可能性,慢慢找出不一樣的創作手法出來。

 

Q15:如何構思創作?腦海中會以聲音或影像、文字來描述,或預設要使用某些聲音,再去找尋符合想像中的聲音方式創作嗎?

  要看不同的作品,我在構思時沒有固定的方法。應該說是我這幾年都在做聲音跟影像的作品,當然就會試著去思考:「以聲音為主體的時候,聲音跟影像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聲音跟文字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聲音跟閱讀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有很多不一樣的主題與課題的試驗,譬如說去年我處理一個跟文學有關的展覽,通常我們在閱讀文章或是小說時,掉進去它的情緒和故事內容之後,我就會開始去想像角色處在哪裡、聽到什麼,因為文字敘述角色在房間裡面時,不一定會去描述角色在房間會聽到什麼,為什麼我會提到這件事?因為當我們要去解釋聲音是什麼、說明聲音是什麼或表達聲音是什麼的時候,就會牽扯到如何運用修辭手法去描述,該怎麼寫讓人家覺得不只是被動的去形容聲音,這樣會讓我想要試著去思考、試著去調整,如何把聲音跟文字做一個連結,這是一些嘗試性或實驗性的東西,當然有些會成功,有些會失敗。

  當我有關於聲音作品想法出現時,會先寫關鍵字下來,但是我不會那麼快速想像它必須是什麼聲音。譬如現在我給你一個題目是小朋友的聲音,你就覺得這是一個可愛的童音,像這樣太快去用大家所連結到的聲音概念時,其實是把聲音定義成訊息,而這個聲音代表一定要有意義。那沒有意義指涉的聲音是什麼?無法想像連結成社會意義的聲音是什麼?我的方法是,當我有一個想要執行的聲音創作時,不會那麼快速地決定非得用什麼聲音,而是回到聆聽本身,這個聲音給我的感覺是什麼,這個感覺有沒有辦法把它轉換成可以被想像的,當然也有可能會失敗,因為對你來講有感覺的聲音,對別人不一定有感覺,所以所有的創作手法都會碰到這個階段:屬於一個人的和屬於大家的共通性感知其實還是不一樣,但這就是一個嘗試和實踐的過程。

  所以說每一個作品、每一個合作,或是每一個聲音影像的作品計劃,我都會先設定好我想要挑戰什麼,譬如說我去年跟鳳甲美術館合作,內容是如何把美術館的歷史與地域概念、如何把音樂的概念放進去、如何用文字跟聲音轉換成影像、用一個不一樣的手法和模式呈現,這個才是我要去考慮的想像的事情,但是有時候這是需要邊做邊慢慢磨出來的東西,不大可能一開始就很明確。因為鳳甲美術館的成立跟台灣一個很重要音樂作曲家馬水龍和台灣早期電子業先驅的邱再興先生有關,這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生際遇,因為他們兩個是國小同學,後來在各自的工作領域有所成就後,竟然有機會共同去推動臺灣音樂、藝術、 文化的事務。同時也因為美術館二十週年紀念,所以會牽扯到如何把二十年來美術館在做的事情呈現出來,於是我透過美術館二十年來累積的資料,包括他們兩位曾經說過的話、一些想法,例如邱再興的自傳,當然自傳裡的說法都是蠻平鋪直敘的,沒有太多渲染,我會想辦法把這兩個人經歷結合在一起表現。

  當時的作品呈現是將文字投影出來,像影像一樣跑動,有時候速度快、有時候速度慢,然後進行迴轉,就像我剛才講的,在閱讀一篇文章時,你要掉進去它塑造的情境,我又不讓你掉進去。這樣的處理手法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基隆人,鳳甲美術館在北投,基隆有火車聲,淡水也有火車聲,但是後來台鐵淡水線變成捷運淡水線,這一個單純的交通演變,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轉變,所以這個文字的跑法就是有快有慢,投影在黑暗空間裡的牆面上時,遠看像夜晚行進的列車窗戶一樣,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把文字轉換成影像。這個是試著以不一樣的方式把不同的媒材整合在一起,試著去談關於音樂、關於藝術可以是什麼的一個展覽。

  所以對我來講並沒有固定的創作手法,聲音一定可以怎麼樣,而是現階段嘗試以視覺和聲音創作,遊蕩與連結不同的領域之間的思索與試驗。面對創作發想,有時候會回到很直觀的感受,覺得可以這樣試看看,就試了,因為它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藝術家與作品(攝影/潘牙)

 

首 展|宇宙誌、能源誌

聚焦當代能源論述,融合藝術家多樣化的美學表現,
提出對於能源在當代生活裡的寬闊視野及豐富想像。

時 間|2020/01/01 - 2020/03/31

地 點|電幻1號所 D/S ONE GALLERY